只此浮生是梦中——鹔鹴【完结】(57)

2019-06-09  作者|标签:鹔鹴

子衿赶到时,吴钩还未下葬。他在棺前站了许久,无话可说。推开棺盖一角,他最后看了一眼,便又让几人将棺盖推回原处。

全白的发,枯瘦的手,穿戴整齐的衣裳。似是垂暮的老人。

吴钩没有家人,下葬用的是几个人挑来的棺材。下葬时,几个照顾吴钩的人都跪在一旁,子衿疲倦地挥了挥手,让他们走了。

子衿在吴钩墓前坐了几个时辰。站起身时,轻声说道:“还是先去洗块碑才好,总不能弄得跟无名人的坟一般。”

他习惯地抹了抹脸,却发现自己没有流泪,连眼角的湿意也早被江南的微风吹干。

待到子衿为吴钩立了碑,修葺坟茔,已是五日之后。

他在墓前看了又看,那一行大字却越来越清晰。

吴钩之墓。

没有亲属故友的称谓,也没有朝廷对英杰忠臣的追封。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而已。

晚上子衿在当初放灯的江水边坐了很久,直至衣衫凉透,

人语欢声不绝于耳,胭脂画舫,白面书生,处处风流。

——去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。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

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。不见去年人,泪湿春衫袖。

欧阳修的生查子·元夕,正是吴钩那年放灯在兴头上轻吟的句子。

竟是一语成谶。

他苦笑一声,沿着当初回家的小径一路走着。熟悉又陌生的窄巷,湿滑的青苔,如此寂寥。他买了一坛女儿红,再次推门走入吴钩的院子,爬上屋顶,如履平地,不复当初的艰难。

他在屋顶坐下,大口大口地灌下琥珀色淡酒。他朝西北的方向望,看不见风沙狼烟,只有一片江南繁华。

青衫湿透。

第二日清晨子衿拜别父母,独自一人踏上回程的路——这片故土此时是如此陌生!

父母也老了,无人来送。穆不过是第二次来江南,却似老马识途一般,直往当初的长亭走去。

无限感怀,不过一刹。

子衿去了江南的姻缘寺,看了看吴钩缠上的那处红线,又走下山去。

回到京城时,却见一派繁荣景象。上次大战后子衿立了战功,皇上给刘家厚重的封赏。许多族人都来拜会,子衿不胜其烦。

他要去京郊时听人说京郊的姻缘树在几日前倒了,他笑了笑,也不再追究。

他走在京城街头,看着人来人往,听着小贩的叫卖。

冠盖满京华,斯人独憔悴。

他想他终于明白了吴钩的恨——

凭什么你们在此歌舞升平,为你们杀敌的将领却要独自一人在江南垂老死去!

******

回到西北之时,桂岩将军营整理得井井有条。士兵们重新开始演练,兵刃也换了一批。只是,城外又多了许多望乡坟。

子衿在一处缓坡上坐了下来,拍着穆,轻声叹道:“现在我只有跟你还能说上几句了。”

穆似也知晓主人的心意,轻轻蹭了蹭子衿的手。大而亮的眼睛仍是温和的,与一般的马匹似乎并无不同。

“我原来想,他才四十岁,即便是只能活到花甲之年,也还有二十多年。”

“为什么会这么快?穆,我想不明白。他头发全都白了,他的手——比我的手还要干瘦。”

“他不是待在最养人的江南吗?那么多的水,那么多的江河——”

“为什么我离开江南离开京城到这样荒僻的塞北,最后就换来这样一个结局?”

“我的血汗都留在这片土地上,我对那些龌龊肮脏视而不见,我任由别人贬损我,看着世态炎凉,不管不问。”

“为什么——会是这样的结果!”

“……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,穆。我看着他的墓地——下面躺着的人,怎么可能是吴钩呢?”

“他送我的云纹还在这里,我杀死那些胡人,我丢下病重的他一个人又回了西北!”

“我还想过,如果有朝一日能回到江南安度此生,我一定会照顾他一辈子!”

“你说,他的眼中除了这样荒凉干旱的地方,还有什么?他就像哄骗一个孩子一样对待我!”

“我留在这里,穆,我要留在这里。”

“我替他待在这,断了手臂还是腿都一样。”

“等我死了……等我死了,再回去找他。”

穆又蹭了蹭子衿的手,摇动着尾巴。

子衿站起身来,看了看彦城高大的城楼。江南,京城,塞外……

真是白驹过隙,一梦浮生。

79.魂魄

庆裕五年,胡兵在春夏两次进攻被打退。

庆裕九年,突厥可汗紮利被杀,紮利的二子即位,借口紮利为汉人所害,大举进攻。子衿全力抵挡,兵力损耗竟达到五千人之多,朝中大肆兴建楼阁,臣子们无人进谏,边关人数吃紧。

庆裕十年,蒙古趁汉人突厥军力受损之时进攻彦城。

这是十年来最疯狂的一次进攻。

胡兵的又一次冲击使几个偏将都受了伤,副将的左臂甚至被全部砍去。

两军对垒,都在趁着空隙喘息。

子衿站在城上看着脚下。

前,是浩荡敌军。后,是一城百姓。

敌军扬言再不投降,破城之时便要屠城。

看着被攻城石器无数次毁损又被军民一点点修补起来的城墙。然而它已经撑不了多久了。像是被毁损了龙骨的船舷,被掏空了生命里的老朽。他可以想见下一次攻城的惨状。也许,不等敌军屠城,城内便已流血漂橹。

子衿想,他手上还有三样东西。

短剑,帅印,长刀。

放下帅印与长刀,或是用短剑破开自己的胸膛。

然而他不能。

他知道自己挡不住了。

朝廷再不发兵增援,其余各城也受到猛烈的攻击。

然而他也不能退。

他的身后不只是这一城的百姓。还有比插满旗帜的边关沙盘更广阔的地方。跨过春风不度的西北边关,向山明水秀的中原延伸着国土与在国土上生活着的人们。

这一城,是中原的门户。于这天下,如栋梁。

栋梁一倒,天下倾颓。

他应当死战,可以牺牲自己与士兵的性命,唯独不能降。

他应当是无愧的。一个精忠报国的将军。自己在为之拼命的理由,也无关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荣光。

他只是像个盾牌一般,戳在江山的门户,以血肉之躯保卫着身后的所有。

可是他沉默着。他已经看了无数遍——有些百姓脸上染上了肃杀的神采,而更多的士兵脸上却已有倦容。


加入书架    阅读记录

 57/59   首页 上一页 下一页 尾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