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魏旧事 作者:夏无拘【完结】(13)

2019-06-09  作者|标签:夏无拘 情有独钟 阴差阳错 平步青云 乡村爱情

  吏僚又给他调了住处,位于澄清坊东北部,距离内城很近,三室一厅,带一个小院落,院落边角植两株桃李。这样一来,徐聘再也不用每日早起一个时辰赶着入内城了。这段时间下来,徐聘发现自己住的院子周围住了很多京官,品级大多与他差不多,平日里也会相互走动,但并不深交。

  好一小会儿,地上便多了一堆的苔藓。

  徐聘有些力乏,搁下小铲子,准备在院中休息会儿再继续,刚坐下,却听见吴长济的声音。

  自上次在藏香院尴尬一别后,两人还是第一次碰面。

  徐聘将他请了进来,面色很平静,只问了一句喝新茶还是旧茶,闭口不提关于藏香院只言片语。

  吴长济望着墙角那一堆青苔,嗬了一声,问道:“你为何不请个下人,非要亲力亲为?”

  徐聘淡声说道:“没钱。”

  吴长济道:“外城雇一个下人,花不了你多少银子。不然,我送一个给你?”话毕,伸出左手食指,在石台上抹了一把,一看,指尾便蓄满了灰。

  吴长济朝徐聘摇了摇食指,道:“你看看,没个女婢真的不行。再说,你又不喜欢女人,也不用担心出什么乱事。”

  徐聘见他又提起这茬,心中有些烦闷,遂转移了话题:“你上次说的贵人,是皇上?”

  吴长济笑道:“是,也不是。”

  “别卖关子。”

  吴长济放下手中杯子,问道:“有酒没?”

  徐聘睨了他一眼,果断道:“没有。”

  “真是可惜。”吴长济食指沾了沾杯中的茶,随后再石台上写了一个“使”字。

  徐聘微微蹙眉,而后失声道:“你是说少——”

  “嘘——”吴长济立马打断他,眼神示意他不要说出来。

  徐聘顿时会意,近日里他已经在私下听闻了不少皇帝与那位少使的传闻:在当今圣上还只是皇子时,曾经有一次奉先皇命令去南府办差——那位少使便是那时认识的。

  吴长忽的笑了一声,“南府的男人,呵——的确尤物——”而后,问徐聘:“去过苑地旁边的楚馆吗?”

  上溯几十年前,大魏是禁男风的。在世人眼中,败坏风俗的龙阳之癖历来都令人不齿。只不过,近几十年来,大魏无战事,朝中又重文轻武,读书习礼,吟诗咏爱成为潮流。渐渐地,男风便盛行起来了。加之当今圣上专门在后宫设立少使一职,更是助长了男风的势头。

  中城英华坊琼林苑旁便有一家非常有名的男风之地,唤作“楚馆”。

  徐聘心中一动,失声问道:“他……他是南府的?”话刚说完,立马意识到不妥,又画蛇添足般地加了一句:“真是没想到。”

  心底却乱成一团。

  吴长济离开后,徐聘心里存了两个疑问。

  南府,徐聘默念着这两个字。南府这个地方在大魏很特殊,独立于郡县,是第一任开国皇帝赏给前朝大周皇子封地。

  当年始帝攻克镐京后,为了褒奖自愿臣服大魏的周朝六皇子且不引起众怒,故在偏南之地设一府,赐予周皇子作为封地。

  一百多年过去,南府依旧是大魏的属地。

  只是历来被人不耻。

  不提也罢。

  只是这少使,到底想干什么?还有,吴长济为何知道这么多?

  扪心自问,徐聘并不信任吴长济。

  立春过后,蛰虫始振,冰雪消融。陈振新继位的第二年伊始,便公布了四道诏令。

  其一:取消先帝关于禁止潍国考的旧令,算替他老爹擦了屁股。

  其二:今年关中八郡免赋税。

  其三:露华宫裕夫人身怀龙子,来日诞下皇子,则册封皇后。

  徐聘得知诏令时,内心不但没有一丝一毫的轻松,反而觉得长了一个疙瘩,又如喉中鱼刺,就是不快意。入京将近小半载,从九品监员到七品僚员,个中曲折,酸甜苦辣,唯有他一人知晓。

  未入仕之前,他总觉得上面好;等当了官,他才知道当官也不好,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,正是如此。

  就连尊贵无比的皇帝也要受制于人,这又找谁说理去?起初国考,不过是为了能够体面,有尊严地活着。而今呢?徐聘忽然觉得,当官真不是一个人的事。不论一开始他的初衷有多么简单,到最后,那颗心总是会被残忍的现实搅混。然后变得一塌糊涂,只记得要往上看,要一路算计别人,还要防着别人的算计。全然忘记初衷了。

  用句粗话来说,就是屁股决定脑袋。

  自打进吏僚的那一日,徐聘就明白了一个道理:要想不被风吹到,就必须扎稳脚跟。

  徐聘站稳脚跟的方法很简单,就一个字:忍。

  面对成山的文书,他默不作声誊抄整理,从来不发出丝毫怨言;有时候遇到同僚故意为难,他也是面无愠色,宛如一个木头人。

  吏僚毕竟是办正事的重要机构,规模比工监大得多——钟如策也不可能一手遮天。

  在吏僚,有他的拥护者,自然也就有反对他,希望他倒台的人。拥护他的人,官多半不小,即便是小,也离升官不远了。毕竟领府和吏僚掌执身份就摆在那里,对于四品以下官员的升任调免,很多时候都只是一句话的事。

  徐聘一天之中,若要说最舒适的时候,便是出了大魏门的那一刻,一轮偌大的夕阳在天际缓缓西沉,绚美壮观,气势磅礴。

  这日,徐聘没来得及欣赏这份日常的美景,就被前方两个礼僚官员谈话内容吸引了注意力。

  他们议论得很小声,一般人根本听不见——徐聘自幼耳聪目明,他听得一字不漏。

  是关于钟如策近日来骑驾的马车超出大魏官员规制一事。

  议论此事的那两位官职并不高,说明这件事已经在礼僚传开了。徐聘猜测,不出两天,便会有相关折子呈到太极殿去。

  回到居所,徐聘将那张折子给翻了出来,出神了片刻,他又小心稳妥地藏了起来。

  现在还不是时候。

  第二日,朝堂上发生了一件更为震撼人心的事,钟如策这事与其比较起来,根本只是件小事。

  当日,陈振新发了第四道诏令:于祁东,关中,南州三境,募兵二十万。

  犹如晴天霹雳般的诏令。

  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便是钟如策:“皇上,现今国泰民安,招募数量如此庞大的士兵,臣恐国库不支。”

  “启禀皇上,除却去年关中八郡受灾,近二十年来我大魏风调雨顺,国库充足。领府此言差矣。”户僚掌执钱礼驺走出位列,还不忘了朝钟如策挑嘴一笑。

  陈正新笑道:“大好。”

  “皇上,”钟如策仍旧不死心,语气异常坚决,“不知皇上此番诏令,意欲何为?”

  高坐龙椅的陈正新轻笑一声,“也无甚大事,就是我大魏算来也有十年未曾招募新兵了,朕昨夜想了想,觉得疏松军事未免有些不妥。”

  “老臣请皇上慎重。”

  “臣附议。”

  “臣附议。”

  ……

  钟如策此言一出,立即有过半的官员附议。

  陈正新揉了揉太阳x_u_e,冷声道:“既然如此,此事且容后再议。退朝。”

  待众大臣都退下后,陈正新嘴角狠狠一抽,突然将桌上的奏折悉数丢到地上,而后似乎还觉得不解气,拿起桌上的朱笔便朝庭下掷去——正是钟如策的位置。

  苏重低着头将笔给拾了起来,轻轻放好,复又跪倒在地将散乱在地上的奏章一一拾起,恰好看见皇帝上朝时手中一直拿着的那本奏章内容。

  北地月狄入关进犯,杀伤掳掠百姓上百人。

  奏章末尾日期居然是去年九月。

  苏重小声道:“皇上,龙体为重。”

  陈正新懒懒应了一声,问:“今日轮到哪个妃子了?”

  “启禀皇上,是庚夫人。”

  ……陈正新忽然一笑,道:“也罢,你去知会她一声,说我今晚去她那处。”

  

第16章 希冀

  徐聘观望了几日,募兵一事迟迟不见风声,倒是另一件事提上了议事日程——春搜。

  春搜这段时日,朝中一切大事暂且搁置,转交李奉常代政。

  这次春搜的规模较之往年要大些,扈从的除了朝中重臣,雍军八营、十三营,内务府若干司外,连带着近两年政绩较好的几十位六品官员也一起随行了。

  徐聘这样品级的小官自然是排不上号的。不过,他也很忙。

  由于朝中能说话的人都走了,大事也干不了。但是总不能闲着,李奉常便下了一个很无关紧要却又很要人命的命令——各司各僚整理近五年来的文书。

  领着俸禄,总要找点事干。

  大魏史书典籍卷帙浩繁,文牍卷宗数不胜数。加上春搜走了一大批人,人手不足,于是,整个内城的人自浩浩荡荡的春猎队伍出城前往照临苑后,都忙得足不点地,几欲飞起。

  最苦的就是户僚,平日里处理举国各地的文书便已不暇,好不容易等来了个偷懒的好时段,却被李奉常这突如其来的一个命令折腾得眼珠子几乎翻过去。由于人手实在不够,只好向上奏请加派人手,比如从吏僚,礼僚加派些人手一起整理。大魏府李奉常还未批下来,礼僚也不甘示弱,直言自己这边人手也不够。


加入书架    阅读记录

 13/42   首页 上一页 下一页 尾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