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而言之,就内容观之,《诗经》是诗歌,属于文学;《书经》言政事,属于 政论;《礼经》言行为规范,是士大夫行为守则(《周礼》讲设官分职,是官制; 《礼记》讲礼意,是伦理哲学.);《易经》讲yīn阳变化,是哲学著作;《chūn秋》 讲名分,是政治学和历史学教材.就其功能言之,《诗》可以发抒性情,陶冶情操; 《书》可知历史得失,开发智力;《礼》可知行为准则,循规蹈矩;《易》可知吉 凶,见微知著,提高预见能力;《chūn秋》可知礼义,正确地进退去取.另外还有佚 失的《乐经》,可以抒发情感,加qiáng和乐气氛.如果用今天的分类法来归类,《诗》 学、《乐》学属于美育,《礼》学属于伦理学,《书》学、《易》学属于智育, 《chūn秋》学属于政治学和历史学,六经分别由美育、智育、德育和政治指导诸方面, 完成对士人的培育和塑造工作.孔子曰:"六艺于治一也."董仲舒曰:"六学皆 大而各有长."正是就六经各有所长、相辅而行这一功能说的.六经的唯一缺陷是 缺少数理方面的内容.但是在知识还不太广博的古代社会,儒家能够选择出这样系 统的教材来教育和造就人材,已经是举世无双的了.六经教育基本适应和满足了古 代社会政治生活、社会生活和伦理生活的需要,因此它才有如此qiáng大的生命力,数 千年相传而不息;也正由于它内容基本包括了古代社会知识的各个方面,故数千年 中国士子文人,无不以五经启蒙,又以五经立命,终其生游心于此而不疲.五经既 是中国人的启蒙益智的教科书,也是中国人立言立命取之不尽、演绎不穷的圣经宝 典.始于五经,终于五经,形成了一个世界少有的、有趣的文化学术怪圈.
三、儒学的内容
自孔子整理和阐释六经之后,儒学著作无虑千万;自孔子建立"仁义礼"结合 的理论体系之后,儒家理论也历经演变.但是,就其基本特色言之,儒学又有其一 以贯之的基本理论框架——自觉的人格意识论、和谐的社会关系论、合一的天人关 系论——数千年相承而不绝.任何一门人文学说,都回避不了人的问题、人与人和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.儒家,可以说是人类认识史上第一个就这些问题作出全面系 统地解答和论证的学派.在回答这些问题时,儒家力倡培养自觉的人格意识,追求 和谐的社会关系,提倡天人相与、天人合一的人天关系,从而形成不仅具有鲜明个 性,而且具有发人深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关于"人"、"社会"、"自然" 的博大的(也是实际的)理论体系.
人是什么?怎样作人?什么是理想人格?……这是自有史以来就始终困扰着人 类自身的问题.只有认识了人和人的本性,才能解决怎样作人和塑造理想人格的问 题.关于人性,儒家有所谓"性善"、"性恶"说:性善论者认为,人之初,性本 善,人性中天然地存在"仁义礼智"四种善端,只要加以唤醒和培育,"人皆可以 为尧舜"(孟子).与此相反,性恶论者认为,人之初,性本恶,只有通过教育和 法制才能使人性变善——"善者其伪也"(荀子).此外,还有"性无善恶论" (世硕)、"性善情恶论"(董仲舒)、"性善恶混论"(扬雄)以及"性三品 (善、善恶混、恶)说"(韩愈)和"天命之性(善)"与"气质之性(恶)"之 分(朱熹),可谓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.但是无论性善论,还是性恶论,还是别的 人性论,他们所得的结论不是对人类丧失信心,而是对人类的未来充满希望.他们 一致认为人性具有可塑性,先天的善可能因后天"所染"而丧失,先天的恶可以通 过后天的造就而改变.故教育和陶冶是必要的.他们一致承认,通过后天的努力, 变化气质,人性总是可以臻于至善的,人人可以成善人,个个可以为良民,甚至可 以作"圣人"——"人皆可以为尧舜".即使是持性恶说最坚的荀子也不否认这一 点,认为"涂之人可以为禹".中国儒家"人性向善"的信念,激发了他们恭行教 化、"内圣外王"的雄心,满腔热忱地兴礼乐、办教育,起先知、觉后觉,为唤起 善心,培养善行,使芸芸众生都成为人格自觉、个性自由的完全意义的人而奔走呼 号,不暇暖席.为了造就自觉的人格,孔子提出了"仁、义、礼"三大法宝,孟子 增加"智",力倡仁、义、礼、智"四德";董仲舒又加入"信",宣扬仁、义、 礼、智、信"五常".其中"仁义礼"是最基本的德行,是先决的修养.仁者人也, 是爱心,是人类本然具有的对同类的仁慈和宽恕情怀;义者宜也,是原则,表现为 人类待人处事恰当的分寸;礼者履也,是践仁行义的具体规定,是仁义之节文.从 社会学角度看,仁,表现为人类团结;义,表现为社会秩序;礼,表现为社会文明. 从道德角度看,仁,表现为人对自性人格觉悟;义,表现为自我道德自律;礼,则 表现为个性修养的圆满.一个既具有仁心、义举,又能依礼而行的人,就处处表现 出充分的好心善意和优雅恰当的举止.仁心用于事亲则是孝,用于jiāo友则是爱,用 于对人则是"忠恕"——"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";"己所不欲,勿施于 人".义用于事兄则是悌,用于对人则是尊重,用于jiāo友则是信,用于事君则是忠, 用于治世则是秩序.礼用于治身就是文质彬彬,用于社会则是文明生活……一个在 人格上自性觉悟,在道德上严格自律,而又过着文明生活的人,自然是自觉而又自 由的完全意义的人了.
儒家还依据人们对"仁义礼"的掌握和保持程度,将人划分为小人、庸人、士、 君子、贤人、圣人几个等级:小人道德败坏,庸人只知谋财,士人追求向善,君子 才是理想人格.君子坚守仁义,依礼而行,孔子曰:"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 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."(《论语·里仁》)又曰:"君子义以为质,礼以行之." (《卫灵公》)除了仁义礼之外,君子还具有仁智勇"三达德",孔子曰:"君子 道者三: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."(《宪问》)君子是道德纯粹、人格 完美、知识丰富的人,他具有优秀的品德,高尚的情操,醇熟的处世经验和优雅的 行为举止.他们心怀善心,爱人利人,立人达人;他们追求真理,忘却物欲;"君 子谋道不谋食","君子忧道不忧贫"(《卫灵公》);他们既极积入世,以天下 为己任——"修己安人","修己以安百姓"(《宪问》);又志趣高雅,超拔gān 流俗之外——"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"(《里仁》);他们乐天知命,无忧无 惧,视富贵如浮云,穷达不住放心而"安之若命";又豁达大度,宽人严己—— "君子泰而不骄,小人骄而不泰"(《子路》);"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" (《卫灵公》);"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"(《颜渊》)……君子是人间真 善美的化身,时时处处表现出仁慈的爱心和智慧、正义的光彩,将温馨与文明洒满 人间.君子又与宗教修士和遁世高蹈的隐士不同,君子高雅,但不避世;君子入世, 但不庸俗……他们是生于人间,长于人间,并服务于人间的,从人世间来又回到人 世间去的世之jīng英、人中俊杰.儒家追求理想人格、造就"君子"风度不是目的, 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君子去治世行善,拯救人类.修己的目的是"安人"、"安百姓", 是"博施济众",这就是在君子之后还设定贤人、圣人的原因.简言之,修养高的 君子多做善事就是贤人,功德圆满就是圣人.君子就是下欲抚救苍生,上欲成贤企 圣的最佳人选.他们进则兼济百姓,实现"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"的远大理 想,完成"内圣外王"的事业;退则坚守人格的自性完满,严守操行,独善其身, 任何威胁利诱都不可移易,此即孟子描述的"大丈夫"形象:"后天下之广居,立 天下之正位,行天下之正道;得志与民由之,不得志独行其道;富贵不能yín,贫贱 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!"(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)儒家除了对君子典型人格的提倡外,还注重对广大人民群众道德意识和文明知 识的启发和培养,认为统治者接受教育会仁慈爱人,下层人民接受教育就会知规矩、 听使唤——"君子学道则爱人,小人学道则易使",孔子说:"民可使,由之;不 可使,知之."(《论语·泰伯》)因此儒者认为,改善人民的衣食住行、注意人 民的物质利益是必要的,主张为政首当"足食、足兵"和"庶之、富之",但并不 以此为终点,更不以此为目的.儒家清楚地看到,倘若富而不仁、逸居无教,不知 自律,不守道德,那么人就与禽shòu无别.孟子曰:"饱食暖衣,逸居而无教,则近 于禽shòu."荀子说:"无富无以养民性,无教无以理民性."故孔子在qiáng调"庶矣 富矣"、"足食足兵"同时,没忘了"教之""信之";孟子在主张"饱食暖衣、 逸居"的同时,亦重视"教以人伦";荀子在"富之"之后也qiáng调"立大学,设库 序,修六礼,明七教"以提高人民修养.故《诗经》说:"饮之食之,教之诲之." 都阐明同一个道理: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,努力提高人民的道德修养和jīng神文明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