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/杨世文【完结】(75)

2019-03-10  作者|标签:舒大刚 杨世文

  孔颖达应时而出,应举明经,对策高第,授任河内郡学博士.大业年间,隋炀帝广征天下宿儒,集中于洛阳,由门下省主持,仿当年汉宣帝石渠议经、汉章帝白虎论礼之故事,下令在洛阳举行大规模的儒学讨论大会.孔颖达以明经高第参加了这一盛会.

  为响应皇帝明诏,经明行修之士、方步矩领之徒,从四面八方云集洛阳,以文会友,研经讨古,为统一的隋朝政权添上教化大兴的浓墨重彩.时承文帝废学之后,老师宿儒,若陆德明、鲁世达、刘焯、刘炫之徒,都应时而出,登坛执经,各穷悬河之辩;论难问对,共研先圣之理.孔颖达少年老成,英才秀发,斩关夺将,舌战群儒.门下省纳言(侍中)杨达评第高下,以颖达为最,奏之皇帝.炀帝以孔颖达为太学助教,陆德明为国子助教.其时颖达年方32岁,是应诏诸儒最年少的大师.

  被他击败的"先辈宿儒"都心怀羞耻,愤愤不平,暗中派遣刺客欲加害颖达,幸得礼部尚书、爱才思贤的杨玄感出面保护,将孔颖达藏于府中,才使少年才子幸免于难.孔颖达凭着自己的渊博学识终于进入国家中央的教育和学术机构,在更好的环境、更高的层次上进行经学研究工作.

  二、十八学士登瀛州 五经正义传典型

  隋末天下大乱,孔颖达避难于虎牢(在今河南荥阳).李渊建国,海内一统.

  李世民因创业征战之功,特授天策上将、领司徒、封秦王.他悦礼敦诗,爱才若渴,开府治事,形同小朝廷.武德四年(621),李世民在解鞍歇马之后,爱尚儒教,属意文学,特设文学馆,招揽天下文士,为治国平天下储备人才.文学馆位于宫城之西,地静景幽,无车马之喧;典籍充栋,有兰台之盛.这年十月,孔颖达等18人同日被授为文学馆学士,号称"十八学士".十八学士都是当时经学通明、文彩飞扬的优秀人物,杜如晦、房玄龄甚至是李世民的心腹谋臣.李世民给他们优以尊礼,予以厚禄,入阁诸君,皆享用五品珍膳.还令大画家间立本为诸名士写真,大文豪褚亮题写真赞,高悬于凌烟之阁,深藏于禁中秘府.十八学士三班值阁,李世民每当军国事罢,进谒归休,常引见学士,与他们讨论坟籍,商略前载.儒雅之风,旷古稀有;亲近之恩,百代罕及.因此时人称之"登瀛州".

  武德九年(626),玄武门兵变,李世民杀建成、元吉,立为太子,秦府官属皆有封赠,十八学士也加官进爵,杜如晦为太子左庶子,房玄龄为右庶子,虞世南为中舍人,褚亮为舍人,姚思廉为洗马,孔颖达则擢授国子博士,成为全国最高学府的高级教官.公元627年即位后的李世民改元贞观,论功行赏,孔颖达以儒业受封曲阜县男,转任给事中.给事中乃门下省要职,掌封驳政令,议论得失,颖达随侍皇帝左右,倍见亲信.屡迁国子司业,祭酒,掌管一国教育.唐太宗对孔颖达寄以厚望,将储君的教育委与他,任他为太子右庶子,与左庶子于志宁一道,共同掌教太子李承乾.孔颖达兢兢业业,克尽职守,无奈太子承乾爱好声色,漫游无度,足智饰非,不听劝教;又因大宗偏爱魏王李泰,酿成嫡庶相争之祸.承乾被废后,其他东宫属官多被黜退,唯孔颖达、于志宁等由于平时对承乾犯颜直谏,尽心尽职,太宗于是对他们却奖赏有加,信任如故.

  作为当年秦王亲信的几个文臣之一,孔颖达在后来的政治生活中,不像房杜诸人,功业卓著,位至公卿.他在太宗朝的主要贡献不在于政治,而是在文化事业.

  他学识渊博,文采出众,每遇朝廷议论礼历、商榷经义,他常发高论,多被采纳.

  他曾与魏征、颜师古等修订《隋书》,有"良史"之称,被加位散骑常侍;又修订五礼,进爵为子.贞观十四年(640),孔颖达为国子祭酒,太宗亲临国学,举行祭祀先圣孔子的释奠大礼.会上,群儒执经宣义,孔颖达主讲《孝经》,他声若洪钟,口如悬河,义理分明.太宗令群儒发难辩驳,孔颖达"金汤易固,楼雉难攻";排难解纷,令众儒师大为折服.太宗手诏褒之曰:"洪钟待扣,扣无不应;幽谷发响,声无不答.……思涌珠泉,情抽蕙兰.关西孔子,更起乎方今;济南伏生,重兴于兹时!"称赞他为"关西孔子"、西汉伏生,与先圣先师并辉齐明.

  孔颖达在经学上的最大成就是奉诏编纂《五经正义》,为经学的统一和汉学的总结做出卓越贡献.如前所说,中国儒学从西汉开始便流派众多,师说不一.当时《诗》分齐、鲁、韩三家,《书》分欧阳、大小夏侯,《礼》有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,其中《礼记》分大小戴,《易》分施、孟、梁邱、京,《chūn秋》既分公、谷二传,公羊又有颜、严之学.经学史上称这些分歧为"师法".后来经师又在师法的旗号下更生异说,于是又分出"家法",再由家法中分出各种专家之说.就像树gān分枝,校又分枝,枝叶繁茂,渐失根本,经义难明.故有"学徒劳而少功,后生疑而莫正之叹".后来古文畅兴,纠葛更生.《诗》有毛传与齐鲁韩争雄,《易》有高费与施孟争胜,《chūn秋》有左传异军突起,《礼》又出现《周礼》与分高低,《书》又得壁中古文十六篇.其间经本有无,卷国残全.文字今古,师说歧异,种种分歧,更扰得经学讲坛迷雾重重.企图解决经学分歧的统一工作,孔颖达以前共有三次,一是西汉宣帝有石渠阁大会,二是东汉章帝有白虎观之议,三是东汉末郑玄不讲家法,遍注群经.石渠阁之会,重点讨论今文经内部师说繁粹的问题,讨论结果,不仅没有统一师说分歧,反而增立博士,加剧了经学内部异说的产生;白虎观之议,重点讨论今古文分歧问题,结果著为《白虎通》,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加西汉谶纬迷信统一意识形态,对古文经说的优秀内容无所取正,这同样达不到学术统一的目的.因此白虎观会议后,古文经学不仅没有歇息,反而从者更多,成就日丰.郑玄兼通今古文,而以古文为依归.他起而遍注群经,杂采今古文,今古文之异才日渐消亡.但是郑玄经注也未臻完善,学者多攻其所短,至西晋,王肃又重注群经,与之抗衡,并借用王朝力量立为学官,遂有"郑学""王学"之争.随着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和玄学的兴起,于是又出现清谈"玄学"与传统"汉学"、博学"与"北学"的分歧.在学术风格上,南学主义理,重创新;北学主典实,重故训.南朝治经《易》尊王弼注,《尚书》用东晋出现的伪孔传,《左传》则用杜预集解;北朝,《周易》《尚书》用郑玄注,《左传》用眼虔注.《毛诗》、《礼》南北同尊郑注.

  此其大致.当时南北王朝并未明确将经注定为一尊,学者谁主谁从,都是各行方便,从其所好.特别是在南北势力jiāo会之处,更是南学与北学混,义理与典实杂.这样就给后生学习,经义取正,带来困难.这种情况在政权分离之时,倒还可以容忍,但天下统一之后,特别是自隋王朝设立郡国之学以养士,开设明经、进士科取才以后,没有一个统一的经解作教材和课试标准,势必给教育和选举工作带来很多麻烦.

  史载隋文帝下令考试国子学生,准备择优录用,可是"自正朔不一将三百年,师训纷给无所取正"(《隋书儒林传》),众博士无法评出考卷.有鉴于此,唐太宗下令孔颖达主持编纂五经注疏定本.

  同与编修之事者尚有多人,以孔颖达为其首领.在注疏编纂过程中,义例的制定,是非的考论,皆由颖达我夺.首先,孔颖达在众多的经书章句中,选择一家优秀的注释作为标准注本,然后对经文注文详加疏通阐释.


加入书架    阅读记录

 75/233   首页 上一页 下一页 尾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