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情只有春庭月 by 梨花烟雨【完结】(11)

2019-03-30  作者|标签:


怜香亦在旁垂泪,知他心痛之极,必要发泄一番方可,便未阻止,此时见撞的狠了,忙和向阳上来抱住,哭道:“皇上不要太伤心了,大将军对你亦非无情,你可不能辜负了他才是。”
龙彻哑声道:“他对我有情?哈哈,你看他信中都写些什麽?你我君臣乱伦相亲,怎敢奢望善终……若能相忘,则臣在天之灵,亦感激不尽……哈哈哈,到最後他仍是以臣子自居,他竟然还要我忘了他,哈哈哈,他仍是……”
怜香见他指甲都掐到肉里,鲜血顺著指缝淋漓而下,他却恍然未觉,忙急急打断了道:“不是这样的,皇上。大将军临终前,最後两句遗言还是‘多情只有春庭月,犹为离人照落花’。你看他既将你和他称作离人,若非对你心存情意,怎会将这样两句诗留给你。

42

龙彻颓然坐倒在椅子上,目中泪就像山泉般绵绵不绝,良久才悔恨交加道:“多情只有春庭月,犹为离人照落花。我明白了,细想想姐夫那一晚说的话,竟无一不被他说中。其实他早就在提醒我,乐极便会生悲,凡事都不可能尽如人愿,即便我是皇帝也不例外。是我太得意了,根本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,真正害死他的人是我,凶手其实就是我自己,是我自己啊。”说完双手抱头,痛哭不已。
怜香凄然道:“没错,大将军教导你从小到大,如今他用自己的性命给你上了最後一课,教给你身为君王最易懂却最难做到的一个道理,皇上,你……你千万不要让他的一腔热血化作东流之水,则大将军九泉之下,方能含笑去见先皇与公主。”
龙彻失神的将那张花笺看了一遍又一遍,忽然叹了一口气,对向阳挥了挥手道:“去把李风等人放了吧。”说完又抚摸著那张花笺,抬头对两人凄惨一笑:“你们也都下去吧,让朕静一静,不待传召,不许进来打扰。”
向阳与怜香对视一眼,见他陡然间就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一般,只道他哀痛之极,生了厌世之心,哪敢离去,却见龙彻又一笑道:“你们不必胡思乱想,朕纵有心随姐夫而去,被他知道了,也必不肯原谅朕,唉,九泉之下,绝不相见。世世生生,永不相逢,朕……还等著百年之後和他相聚,哪里……敢就这样去见他。”
怜香听得心碎,却也放下心来,与向阳离去。只留龙彻在这个充满了诸多美好回忆的屋子里静坐。
这一坐就是三天,其间连饭水也不曾用。怜香固然担心不已,就连端仪太後也没了主张,要闯进去,却被向阳阻止。言说皇上有令,任何人,尤其是太後等人更不许进寝宫一步。她私自赐死卫青鸿,对龙彻难免抱愧,哪敢硬来。大家正焦急间,忽见寝宫的门开了,龙彻神清气爽的走了出来,面颊虽整整瘦了一圈,所幸精神倒还好。端仪太後先就松了口气,却听龙彻道:“母後来了,正好,孩儿也想找你。”又问向阳道:“老宰相和方源,太康可已请来了吗?”
向阳躬身道:“奉皇上旨意,李大人等已在外面候半日了。”
龙彻点点头,笑道:“很好,就让他们也进来吧,朕有话对他们说。”又望向怜香道:“你和重光,向阳在这里守著,不许一个人进来。”说完复又进去,端仪太後面露不安之色,也只得随进去了,接著李风等人到来。寝宫的门“啪“的一声复又关上。
怜香与向阳遣退了众人,来到一棵大树下的石登上坐著,眼睛都望著寝宫方向,不知道皇上究竟打什麽主意。李重光的目光在他们脸上来来去去,忽然沈声道:“阿姐,事情真相到底如何,你现在该告诉我了吧?”
怜香被他吓了一跳,道:“你说什麽?什麽真相?”
李重光虎目含泪,哑声道:“你当初怎麽向我保证的?说大将军在宫里,必然无事。可现在呢?向有宿疾,暴病而逝?你这话拿去哄孩子吧,大将军的身体,我是最清楚的。怎麽就忽然暴病死了?事到如今,你也该给我个解释了吧?”
怜香看著弟弟沈痛之极的面庞,不由叹了口气,轻声道:“有些事,还是不知道为好,重光,你只要继承大将军的遗愿,好好辅佐皇上就是了。其他的别问那麽多。”
她这一说,李重光更是疑惑,沈声问道:“莫非是皇上?真的是皇上畏惧大将军功高震主,尾大不掉,所以暗自下了毒手吗?”
怜香忙捂住他的嘴,急急斥道:“你找死呢。乱说什麽?”
李重光一把推开他,固执道:“我不管生死,只想要个道理,阿姐,你就不怕大将军的下场就是我的将来吗?”
未等怜香答话,向阳已急道:“李将军,你莫要冤枉皇上,他对大将军一往情深,怎会下毒手,若非太後……”话未说完,已被怜香厉声制止,看著李重光震惊的眼神,便知弟弟已知道大半了,只得无奈道:“总之,这件事受伤害最深的便是皇上与大将军。你不许再这样胡乱猜测,徒然伤了亡灵及皇上的心。”说完拉著他一同坐下,目光仍望向寝宫,约莫又过了半个时辰,方见那两扇紧闭著的大门“吱呀”一声,慢慢的打开了。

43

三人不由都站起,面露紧张之色,忽见太後当先奔了出来,素日高雅风仪荡然无存,刚出门,竟掩面奔跑起来,弄得一众丫头太监手足无措,急急跟了上去。他三人正诧异间,又见李风方源扶持著走了过来。一个个步履蹒跚,失魂落魄的样子,陡然间竟似老了二十岁。独太康跟在後面,虽面上也有泪痕,却并不像他们那样失态。
怜香忙上去陪笑问候,三人只是看了她一眼,不答而去,背影更有说不尽的凄凉,她越发诧异,命亲弟随後护送而去,自己和向阳来到寝宫,却见龙彻怔怔望著窗外远去的三人,双目通红,面庞上赫然有五道指痕,蜿蜒著两行清泪,嘴角却露出一抹残酷笑容。
怜香正待相询,却听龙彻轻轻道:“你想知道他们怎麽了是吗?其实也没什麽,朕只不过把他们叫了进来,把真相都告诉了他们,然後把姐夫的这封信给他们看了而已。哈哈哈,他们当时的表情,真的是让朕痛快极了,哈哈哈。”
怜香心中一震,至此已然明白,想那太後李风等,皆是与卫青鸿极其亲密之人,不过是因为生了误会,卫青鸿又为了保护龙彻名声不肯澄清,因此才忍痛赐死了他,如今知道真相,怎能不似剜了心般的疼痛。那五道指痕也必然是太後留下的。难怪临出去时,他们的模样那般凄惨,连太後都不顾风仪的奔跑而去。想到这里,心下不由凄然,叹道:“皇上这又何必,大将军是为了你……”话未说完,就被龙彻打断,大声道:“什麽叫这又何必?姐夫蒙冤而去,朕怎能让他死後还背著这个黑锅。哼哼,朕这里痛断肝肠,也绝不会让害死他的凶手好过。朕不能杀他们,但他们却必须为自己的愚蠢和自以为是负责。朕要他们在愧疚与良心的谴责中过这一辈子。要他们和朕一样,永远也得不到解脱,一直到死。”
怜香见他又激动起来,本想说这种惩罚未必是大将军愿意看到的,却终於没说出来,沈吟半晌,龙彻忽然轻声道:“怜香,去准备几个姐夫最爱吃的菜,拿一壶他最爱喝的女儿红来,朕今夜陪他最後一晚。”
怜香依言而去,却不明白他说这话的意思,半晌东西齐备,龙彻命她退了下去,在对面的位子上空摆了一杯酒,一双筷子,先举起杯子,落寞道:“姐夫,你虽无情,抛下彻儿独自而去,彻儿却不敢任性跟随,为谋百年之後,也只能遵你遗愿。今夜是你我相聚最後一夜。姐夫就暂且容忍彻儿放肆想念一把,从今往後,相忘於世,相念於心。姐夫你在地下看著,看著彻儿对你的遗训可有违背之处,若彻儿没有违背,姐夫可不要忘了百年之约。否则上天入地,彻儿化为厉鬼,也绝不放过你。”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。
至第二日,怜香方命小丫头们前去收拾,只见满桌碗盘俱碎。龙彻身穿龙袍,面色沈静,看了一眼地上狼藉,沈声道:“从此後,宫里再不许做这几样菜,朕也再不喝女儿红。怜香,随朕上朝吧。”
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
两年後
热热闹闹过了一个除夕,转眼间又是鸿雁归来,花开似锦。卫青鸿的逝去在这风云变幻的皇宫里,早已成为过眼烟云,别说那些宫女太监,就连龙彻,自那一晚後也再没提起他爱恋至深的姐夫。
怜香倚在一棵桃树下,默默看著走在前面的一对璧人,心下怅然,暗道:多情只有春庭月,犹为离人照落花。果然这世间最多情的,其实也不过就那一弯冷月。皇上先前对大将军何等爱慕,甚至不惜一切,只为了得到他,如今又是如何,竟连提都不再提起,逢清明十五,也不过是打发人去祭奠水酒食物而已,倒亏得他还记著大将军最爱喝女儿红,唉,难道时光真是如此无情,再如何倾心的爱恋也抵挡不了它的侵蚀吗?
她正冥想,忽见一个丫头到她跟前,笑道:“姐姐在想什麽?皇後娘娘叫你呢。还只管在这里发呆。”
怜香惊醒,忙上前去笑道:“娘娘有什麽吩咐?”却见李皇後满面春风道:“也没什麽,不过看你在那里发呆,竟不知看这美景,提醒你一声罢了。”
龙彻在一旁笑道:“她向来如此,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一样,只在春花秋月上用心吗?”说完转向怜香道:“风有些大了,你回去给皇後拿件衣服来。”
怜香答应去了,这里不过剩些使唤宫女,都识趣的不肯上前去打扰皇上皇後,只缀在後面远远跟著。
原来这皇後便是李风的孙女,龙彻去年立她为後後,两人倒恩爱无比,每日里下棋观花,和乐融融,那李皇後也是一个贤德之人,温柔安静,因此两人处的极为融洽。他们如此,也让端仪太後渐渐放下心来,只是李皇後总没有好消息传出,未免让人有些心急。

44

一阵微风吹过,几瓣桃花悠悠荡荡飘落,龙彻轻轻叹息了一声,俯身拾起放在手中。李皇後笑道:“皇上似乎格外偏爱桃花,这幸亏正当开时,若到花落时节,落红成阵,只怕你还怜惜不过来呢。”
龙彻用指尖抚摸那掌中花瓣良久,方微笑道:“皇後说的是,朕也不过是一时感慨而已。”说完缓缓抬头,正想再说什麽,却不由得一震,手中花瓣尽数落在地上,口中喃喃道:“姐夫……姐夫……”一边大呼一边向前奔去。李皇後还来不及说话,他已去的远了。
李皇後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之色,见龙彻身形募地停了下来,方领著几个宫女上前,温言道:“皇上怎麽了?吓了臣妾一跳呢。”
龙彻半晌方勉力直起身来,回头强笑道:“没什麽,想是刚才风迷了眼睛,看错人了。”话音未落,一行泪早滑落下来。想起刚才,恍惚间就是卫青鸿立在桃树边,含笑看著自己。谁知大喜过望的奔了过来,才知不过是个幻影,这份心痛,即便自己再如何掩饰,又如何能掩饰得了。
思念就是这麽个东西,一旦开了头,便再难遏制。龙彻虽拼命想做出常态,奈何心中绞痛越发无休无止,只得淡淡命道:“皇後,朕有些儿累了,想在这桃树下歇一会儿,你们都先去别的地方玩赏吧。”
李皇後幽幽看了他一眼,柔声道:“是,臣妾遵旨。”说完带著几个宫女向来路而去,一边不住回头,只是桃花如霞,一会儿便看不见了。
这里龙彻料得众人都去得远了,再也忍不住,一个身子滑倒在桃树之下,痛哭道:“姐夫,你可怜可怜彻儿,让我早日解脱了吧,你可知这两年彻儿是怎麽过的吗?彻儿不敢想你,甚至不敢想任何和你有关的东西。每每想到,便再也止不住。可是你让彻儿怎麽能够忘掉,姐夫,你是彻儿心中唯一的一个,不想你,却让我想什麽?我虽在人前强颜欢笑,可谁能知道我心里的苦,我盼著晚上,因为总有你在梦里,可我也怕晚上,那月亮太亮,就如你去的那一夜,我不敢看,唯恐控制不住自己,随你而去。姐夫,彻儿撑不住了,真的撑不住了。姐夫,你会怨我吗?你不懂彻儿的心,也不想了解彻儿的感受,你只想著大范江山,天下黎民,你不会原谅我的对吗?九泉之下,绝不相见,世世生生,永不相逢……”他哭著再把这两句话重复了几遍,一股恐惧自心中油然而生。忙又站起来,擦干满面泪痕,双手在桃树粗糙的干上蹭了良久,险些破皮出血,这才深吸了一口气,整理衣冠。
且说怜香,拿了衣服回来,不见皇上皇後,只得向前走。正见龙彻痛倒桃树之下哭诉。她听了,方觉如梦初醒,这才明白龙彻何以无情至此,原来只因卫青鸿那两句话。她想著这两人的命运,以及龙彻这两年所受的刻骨煎熬,也不由得悲从中来,为之魂断神伤,不忍戳穿龙彻勉强戴上的面具,眼见他站了起来,这里自己忙一回身,向来路去了。
走了一射之地,忽见皇後等人都在转角的一个亭子里,忙擦干净眼泪,陪笑过去道:“娘娘来这里了,倒叫奴婢好找。”说完将披风抖开,替李皇後披上。却见她遥望著桃园,半晌忽然转向自己,微笑道:“怜香,你服侍皇上从小到大,自然了解他,你说他是一个无情的人吗?”
怜香不料她有此一问,若在从前,她自然觉得龙彻无情,可如今知道个中曲折,哪里还会说这话,沈思了一会儿,方笑答道:“别的奴婢不知,奴婢只知道皇上对娘娘体贴入微,可著实多情的很,而且很专情呢。”
李皇後笑道:“没错,这个答案很好。”又悠悠的自言自语道:“人要学会自欺,否则这日子是一天都过不下去的。我是如此,皇上又何尝不是?哎,我是来赎罪的人,只可怜皇上,真不知他还能撑到什麽时候。”
这番话的声音极小,连怜香尚未听真,只是看著她哀戚面色,心下不由惊疑起来,暗道:莫非娘娘也知道什麽吗?可我见皇上对她照顾的很,应该不露痕迹才是。
她这里想著,龙彻早已过来了,怜香凝目瞧去,发觉他目中哪里还有一点悲伤之色,满面欢欣的步上亭子。即便刚才一幕乃亲眼所见,到如今也不禁要疑心不过是南柯一梦了。

45

转眼又是匆匆一年过去,龙彻已二十岁了,自卫青鸿逝去的三年间,他更加成熟了不知多少,慢说寻常臣子,就连那些老臣,也无不敬畏。好在他虽心计越发深沈难测,却始终遵照姐夫的遗训,仁厚爱民。故臣子百姓,没有不爱戴的。其声望甚至远超乃父。大范朝有了这麽一位明主,不用提更加繁荣强大,边疆一些小国,又是敬服羡慕又是畏惧,生怕被攻打,都纷纷称臣进贡,独独蒙古不肯降服,却也再不敢犯境。龙彻想著姐夫的遗愿,也不肯轻易动干戈。再说便有万朝来贺,心中之人已去,他也不觉的有甚乐趣。
这一日适逢天气和暖,又是花落时节。怜香清晨起来,便对著满地落红伤感叹息。原来今日正是卫青鸿的忌辰。转念一想龙彻心里还不知怎样悲伤呢。遂强打精神梳洗了,前去伺候。
来到寝宫,天也刚刚放亮,只见院子里静悄悄的,偶尔几声鸟鸣。几个丫头太监见了她,都笑著悄悄摇手,她便知还未起来,如今自己已升为女官,身份比先又尊贵了许多,夜间服侍等事自是用不著她了。但白日里,龙彻总还习惯她在身边陪伴,故每日里都要过来。众宫女也知她身份,不敢相拦。怜香悄悄进去觑了一觑,只见龙床之上,帘幕低垂,静谧无声,便知还在睡著。又问了外间宫女,也说昨晚就传过旨了,今日免朝。因闷闷坐了一会子,又觉无趣,索性往後院来。
那後院里也是一个小小林子,种著各样花卉,端的是鸟语花香,更兼清幽雅致,十分怡人。
怜香慢慢在林子里一路走,一路惊奇,盖因那地面上竟干干净净,一瓣落花也无。抬头看那树上,只见虽有花开,也早已不复繁华模样。自己思道:“是哪一个这般用心勤快,竟打扫的这样干净。”
越走就越好奇,不一刻功夫,便见到前面有个人影,正蹲著身子捡拾落花。她不由得一笑,暗道这太监也忒呆了,用扫帚岂不更加便宜省事。刚要出声提醒,那人已听见了她脚步声,起身回头道:“你怎麽这麽早就来了?”
怜香先前因天色尚暗,并未看真,此时一听这声音,险些惊叫出声,忙一把捂住嘴,轻声唤道:“我的天,皇上,你怎麽在这里?”又看他手中提著个袋子,奇道:“你这是做什麽呢?”
龙彻也呆呆的望著自己手中的大半袋落花,良久方苦笑道:“怜香,你知今天是什麽日子吗?”
怜香自然知道,只是不敢说出,她想著龙彻已在尽力遗忘,自己怎忍心再让他想起。正不知如何说,又听龙彻轻轻道:“朕知道你忘不了这一天,朕也是。昨天夜里朕忽发奇想,觉著这人的生命就有如繁花一般,既有盛放之时,就有凋谢之日,朕想著若是能让满地落花都重上枝头,姐夫他……他是否就会回来……哪怕只回来让我看一眼。”一面说,语音里已有哽咽之意。
怜香愣在当场,龙彻这个举动委实可笑,这种想法更是无稽。她却半丝都笑不出来,只有眼泪在眼中打转。看这情形,龙彻必是从昨日夜里便开始捡拾落花,所以才宣今日免朝,地面上也方能如此干净。他轻功极高,因此宫女们也都茫然不知皇上其实不在宫里。细看那双眼睛,早已通红浮肿起来,显是夜间视物极其费力所致。更有泪光一闪,却被生生逼了回去。
龙彻见她只在那里愣著,自己看著手中呆了半晌,忽然凄惨一笑道:“朕又著了魔了。即便将这满地落花拾起,又怎能让它们重回枝头。就算勉强粘了上去,天下之大,难道还能将所有落花都捡拾起来吗?哈哈哈,朕真的是愚不可及。这幸亏是被你瞧见,若被别人看到,只怕不知落下多大的笑柄呢。”说完忽然将手中袋子尽力一抛。
袋子在半空中散落开来,大半袋落花纷纷如雨般撒下,顿时令人眼花缭乱。怜香忙抢上前去,哭道:“皇上这又何必,留著这些,就算有个想头也好。”
龙彻摇晃了几下身子,冷笑道:“还有什麽想头?我每每自欺,最终却发现不过都是美梦一场。梦碎了一次又一次,心也死了一次又一次。还有什麽念头可想。”说完扶住怜香道:“今日不知怎麽,从昨晚起就心神不宁,控制不住自己。只怕须要热闹一番,方能静下心来,依然如平常欢笑。怜香,你让向阳去传旨,今日朕要在这御花园里大宴群臣,昼夜尽欢。凡四品以上官员,都须到齐。还有母後,她每日里也凄苦,也该让她来散散心。”
怜香口中答应,扶著他便欲绕过那重重叠锦。她知这些落花在龙彻心里,不仅代表卫青鸿早逝的生命,更是他心底深处的一个梦想。龙彻却看了她两眼,忽而用力踏上那些粉色花瓣,顷刻间碾的粉碎,一边自语道:“痴想愚念,何必怜惜。”说完大步走过。
怜香仿佛听到一颗支离破碎的心又被重重肢解的声音,望向龙彻昂首向前的挺拔身影,心中更增忧虑,暗道:皇上如此强行抑制思念心意,只怕也没甚好处,难不成……真要应了那高僧的话麽?一念及此,身上不由打了个寒噤,由心底深处陡然生出一股恐惧来。

46

群臣相继而来,都是一头雾水摸不著头脑,暗道今日非年非节的,皇上这是什麽意思?到得大殿,早有几个太监等候在那里,看看人数将齐,便要都领进去。忽见门外又来了两人,步履沈重,相互扶持著,不是李风和方源还会有谁。
这里有人见他们面露悲痛之色,便立时想起今日乃是卫青鸿的忌辰,忙都上来搀扶住,一边想著岔开两人悲伤,说道:“老大人,太康大人今日没回京城麽?论理他也该同来的,虽说辞了官职,但毕竟曾是辅政大臣,皇上想必也想念的紧。”
方源强笑道:“没有,他已久未来信了。房子也只是让几个仆人看著,从未回来过。”说完心下更加凄然。自从卫青鸿死後,太康气他们不听自己劝告,太过无情,一怒之下辞官隐居,更不和他们来往。前两年卫青鸿的忌辰,他还回来一起扫墓,完事後方离去,今年更是连回来也不回来。想必年月日久,怨恨愈深,是再难解开的了。旁人不知这话更触动他们,还以为可以宽慰,却不知徒增伤心罢了。
正叹息间,太监们已领著众臣子来到御花园,只见太後端坐主位,面色亦有惨淡之意。龙彻陪在身侧,却是兴高采烈,和皇後说著话,时不时还大笑上两声,浑忘了今夕何夕。
李风方源看到此等景象,忆起无辜被赐死的卫青鸿,更觉心如刀绞。无奈却正是他们下的手,原因也是所谓的将龙彻引向正途。如今看他对卫青鸿真无丝毫牵挂,心中却又伤感悲苦,只是如何有脸说出来。龙彻那一道手段委实狠毒的紧,将三个老人折磨的茶饭无心,夜不安寝,更兼心力交瘁,身子也一日日垮了下去。太後日日在佛前忏悔,李风方源也是顶著官职,实际上对一干朝政亦无能为力了。
众臣见皇上如此高兴,哪敢扫兴,更不曾有人提起卫青鸿忌辰半字。怜香默默在旁陪侍,见龙彻借著酒兴,挥手舞脚,说不尽的得意之态,更觉惊心。不觉已至天黑,一轮满月悄悄爬上枝头。忽见李皇後盈盈起立,向她使了个眼色,怜香会意,忙跟在後面,来到一处僻静地方,方听李皇後急急道:“怜香,皇上今日之态,大异於以往,今日乃大将军忌辰,他口中不说,哀家也知他心中必不会忘记。况昨夜一夜不见他人影,你跟随他日久,可知他这样作态,会不会出什麽岔子?”
怜香心中一惊,李皇後的话让她更是忧心,也忙道:“奴婢不敢欺瞒娘娘,皇上以往从未这样过。奴婢亦十分担心,娘娘还是劝他早些离席,或许歇一夜,明日就回转过来也未可知。”
李皇後道:“哀家也正是此意,恐人单力孤,皇上待你与别个不同,就随我一起去劝说吧。此乃天大之事,顾不得那些尊卑礼仪,你也不要推辞。”说完引了怜香,匆匆回席,温言劝道:“皇上,尽了这半日的兴,想也累了,不如臣妾服侍您回宫安歇。”


加入书架    阅读记录

 11/15   首页 上一页 下一页 尾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