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代雄豪 作者:赤水三株树(下)【完结】(42)

2019-04-06  作者|标签:赤水三株树 穿越时空 宫廷侯爵 爱情战争 传奇

  萧携之说:“齐王这话就不对了,袁将军英雄少年,当初能力战白虞水淹义赤军,胆量不俗,如何担不起右卫军护军之职,如此英才,若多多历练,假以时日,必定能像其父一样成为我大夏之藩篱。齐王不该如此短视,以殿下与袁将军的交情,难道不该希望袁将军得到陛下重用。”

  这话又挑起皇帝的某些心事,皇帝的脸色沉下来。

  封淙正要说话,元棠越到他前头,朝皇帝一拜,说:“臣自幼受父亲教诲,希望能为朝廷,为陛下效力。”

  封淙转头看着元棠,目光锐利得吓人,元棠知道他肯定会不高兴,但不得不说,他避开封淙的视线,说:“臣确实无法胜任右军护军一职。”他微微抬起头,目光掠过太子的方向,“但是臣还想为陛下效忠,为大夏建功,以全父亲之志。”

  

  皇帝慢慢点头,说:“好,有志向就好。”

  这时太子道:“儿臣有个请求。父皇爱惜袁将军这样的人才,儿臣亦与父皇同心,想求父皇让袁将军入东宫任东宫卫。”

  皇帝看着自己的儿子略迟疑了片刻,很快便道:“太子深得朕心。”

  

  从议事殿里退出来,封淙走在前面,元棠亦步亦趋跟着,封淙越走越快,给两人引乱的小内侍都快要赶不上了。

  上了马车,封淙只靠着车壁养神,马车径直往皇帝新赐的齐王府走。

  车轮滚过石子,颠簸了一下,元棠故意哎哟叫了一声。

  封淙立刻睁开眼,长臂一展将人扶稳,却见元棠笑着看他,封淙正要松手,元棠忙凑过去说:“咱们趁现在说说话,待会儿到了地方人肯定多,不好再说话。”

  封淙显然是生气了,脸色就冷冷的,元棠和他搭话他反而皱眉,一副心情不佳的样子。元棠自己心里也打鼓,他事前没和封淙商量,封淙会生气是自然的。

  他在等待封淙的质问,封淙却扯起嘴角笑了笑,抱臂看着他,仿佛在等他自己坦白。

  元棠心里叹气,说:“我觉得三哥的顾虑有道理。”

  他将自己心里分析的明白告诉封淙,封淙一定也清楚他们在京城的处境,只是感情上始终无法扭转。

  “有道理也用不着你去东宫。”封淙说。

  “怎么用不着,我才是最合适的人。”元棠说,“若是你和太子走得近,陛下说不定又要猜疑。”

  “他何时没有疑心,难道我怕他猜疑?”

  “但是我怕。”

  封淙一怔,元棠继续说,“这里不是霁飏,咱们没有兵马,在朝中没有倚仗,陛下虽要用你,却不可能信你和我。”

  封淙的目光软下来,最后叹气:“我没考虑周全,早知道不让你一起回来。”

  “留在霁飏我只会更怕。你不喜欢太子,我在东宫可以帮你联络东宫的消息,我们共同进退,不要生气了。”

  封淙有些懊恼,“我……”他半是无奈地说:“我不是生气。”

  元棠对他笑道:“只要不生气就好。”

  封淙不会真对元棠生气,只是难以放下戒备,他在襄京失去了最亲的父母,曾经在这里开始数年被禁锢的人生,如今又与最重要的人回到这里,但是看见元棠的笑容,他心中的烈火也渐渐回到平和宁静之下。

第75章 平乱

皇帝不仅赏赐了府第,还赏赐了两百奴仆,封淙到了便可住下。

  元棠到东宫领职前,和封淙去桓王府拜访桓王。

  桓王回京后不在朝中理事,领了太学的教职荣养,虽桓王的身份清贵非常,但是京中太学长期不兴,自几年前皇子入学听讲之后又渐渐荒废,学生或各回各家或另谋出路,桓王空领教职,终日却闲散无事,朝中之事又c-h-a不上手,颇为烦闷。

  封淙和元棠上门,桓王拉着两人喝酒,说起北晟的战事和南夏朝堂,感慨良多。

  “我此生空有挥鞭望北之志,却固步于江水之岸十几载,倒不如你们少年意气。”桓王自斟自饮,对月怅叹道。

  当年文熙太子举荐桓王时,桓王已年过不惑,随着文熙太子去世,桓王也受到皇帝的忌惮,他在皇帝和王太后以及宗室间周旋数年,最后解除兵权归京,听到封淙他们说起北晟的战事,也激出了胸中郁气。

  桓王道:“北晟大乱,正是我南夏挥师向北的好时机,可惜如今陛下无意出征,朝中也没人请奏,哎。”

  皇帝自己还忙着炼丹,头疼海边的水匪作乱,想着怎么削弱萧家权柄,哪里有心思向北出兵,连北二州都没空管。

  柳言平他们夺回沐州与齐州,朝廷所给嘉赏也不过是一些头衔而已,仍让柳言平守白虞城,周显沛为太守掌沐州,派了几位官员去,沐州与齐州辖权仍然在柳氏和周氏。而两州现在的兵力,以粟安武士和袁氏、周氏、柳氏的兵力为主,封淙和元棠远在京城,沐州和齐州仍然是他们的后盾,朝廷派去官员也起不到太大作用。

  朝中人心不齐,难怪桓王有这样的感叹。

  

  喝了半晚上酒,封淙的元棠离去时,桓王坚持亲自送他们,在王府大门前,桓王忽然拉住元棠问:“从前我考教你的问题,你还记得么?”

  元棠一愣,说:“不敢忘记。”

  “你可有答案,何为天下强兵?”

  元棠想了想才说:“学生不敢自认所想都是对的。”

  “说来听听。”

  元棠说:“学生认为强兵一说无法准确言明,能胜的不一定兵强马壮,败的也不一定是孤弱之军。强弱难辨,兵甲强劲也不一定军武兴盛,所以难以判断。大概只有能罢天下兵戈之兵,才能称为强兵。”

  桓王细细听着元棠的话,闭上眼睛点点头,未做评价,眯着醉眼由家仆扶着晃晃悠悠走回府中。

  

  弯钩一样的月亮穿行于云间,凉风一吹,酒意也散了,元棠和封淙目送着桓王的背影。

  封淙拍了拍元棠肩膀,说:“发什么呆,走吧。”

  元棠说:“也不知我的答案到底对不对。”

  封淙翻身上马,俊朗笑道:“叔祖又没说你不对,我看你是长见识了,柳长史总说你虽有上进之心却不顾大局,我看你心里明镜似的。”

  元棠摇头笑笑说:“柳长史的大局我是顾不了的。”

  

  过了几日,元棠到东宫听候太子差遣,被太子任命为东宫护卫将军,负责统领东宫戍卫以及太子和太子嫔妃的安全。太子这一任命可以说给了元棠极大的信任和重视,并非太子轻率,而是东宫也无人可用。

  像太子这般听政多年又参与政事,皇帝虽不宠爱却也还认可,东宫早就该得到部分统领京畿兵力的兵权,但是现在京城禁卫几乎都在萧氏囊中,太子不仅无法c-h-a手禁军,也网罗不到多少武将。

  沈靖宣也正是看准太子极缺武将支持,才从中向封淙说和,可惜封淙不愿领情,让元棠到东宫效力,倒比太子与封淙直接往来密切合适。因此劝不动封淙,沈靖宣也索x_ing不再管他。

  

  元棠入东宫大半个月,太子都将元棠放在身边随侍,元棠也投桃报李尽心护从,整顿东宫防卫。不整顿还不要紧,一经查验元棠才知道,东宫也被萧氏安c-h-a的了不少人。

  迫于东宫无人可用,萧携之势力遍布朝野,太子还不能清除这些人,元棠尽力精简东宫卫,向太子举荐了已在辉州胜任副将的袁析。

  元棠心里也有私心,袁家靠他一人终难支撑,还须多提拔袁氏得用的子弟,之前还在霁飏时元棠就拜托周显沛教袁将军的两个小儿子习武,眼下太子要用人,元棠便大胆向太子提了袁析。

  太子没有过多犹豫,向元棠问了袁析的军职,便表示要调袁析入京。

  

  元棠和沈靖宣退出太子书房,沈靖宣将元棠拉到僻静处,问道:“怎么忽然想起举荐袁析?”

  元棠也不瞒沈靖宣,将自己的打算说了,沈靖宣却皱眉不语,元棠细回想起来,道:“我这么做不合适么?”

  沈靖宣摇头,依然皱着眉说:“太子信任你,你为家中谋划,也不是不可。朝中毕萧氏势大,二皇子又在外掌握兵权。陛下现在不满萧家,但是对二皇子还是宠爱的,你们袁家牵扯进来也不知是好是坏。”

  沈靖宣有家世支撑,即便曾受皇帝猜疑,又因王太后受牵连,沈家的名望还在,皇帝再猜忌沈家依然对沈家礼遇,不时招沈氏子弟入京以示亲厚。

  太子留沈靖宣在身边,既是因沈家与萧氏势不两立,也是要借沈氏稳固自己在其他世家中的声威。

  沈靖宣侍奉东宫不会另存二心,也不会不尽力,他明白自身与东宫太子同利同损,眼界和思虑的方向却落在家族的得失上,所以才会对元棠说这些话。

  元棠也不是没想过,太子地位看起来不那么稳固,如果有一天太子果真不敌萧氏,袁家也会受牵连,可除了太子袁氏在京中找不到更好的依仗,受萧氏一再打压,袁氏实在难以出头,元棠只能先进一步。

  元棠说:“我都明白的,三哥放心。”

  沈靖宣见元棠有自己的谋算,也不再多说,他也看得出,元棠从北晟回来后思虑行事成熟许多,从前也顾家上进,但人微言轻无法施展,现在比从前更有想法。


加入书架    阅读记录

 42/50   首页 上一页 下一页 尾页